摘要:清水混凝土对建筑施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及其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,从模板体系的设计、制作与安装到钢筋控制、混凝土原材料选用、配合比设计、混凝土的浇筑、养护和表面缺陷修补全过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。
关键词:混凝土 质量缺陷 模板工程 钢筋控制 养护 成品保护
清水混凝土(As-cast Finish Concrete/BareConcrete)又称装饰混凝土;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。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: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,不做任何外装饰,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,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,表面平整光滑、色泽均匀、棱角分明、无碰损和污染,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,显得十分天然,庄重。在我国,清水混凝土尚处于发展阶段,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,尚无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。而清水混凝土墙面最终的装饰效果,60%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,40%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,限于国内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而且清水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,比一般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。清水混凝土对建筑施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及其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,从模板体系的设计、制作与安装到钢筋控制、混凝土原材料选用、配合比设计、混凝土的浇筑、养护和表面缺陷修补全过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。1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
我国现行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尚无清水混凝土的规定,大多数企业结合工程特点,在普通结构混凝土验收标准的基础上,制订企业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内控标准,主要内容有:(1)框架梁、板、柱轴线通直、位置准确;(2)棱角方正、线条顺直;(3)表面平整、清洁、色泽一致;(4)表面无明显气泡,无砂带和黑斑;(5)表面无蜂窝、麻面、裂纹和露筋现象;(6)模板接缝、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;(7)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、漏浆。在外形尺寸上,尺寸允许偏差与垂直度、平整度允许偏差均严于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204 -2002) 的要求。
2 常见的质量缺陷
通过对清水混凝土面层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,常见的质量缺陷可分为三类:模板工程引起的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缺陷、钢筋工程引起的质量缺陷、混凝土工程引起的质量缺陷。
2.1模板工程引起的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缺陷 2.1.1模板材料的影响。模板材料本身的材质、表面平整度、刚度等对清水混凝土的表观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。
2.1.2支模的影响。模板板面材料不符合板材厚度偏差的要求、模板拼缝不严密会造成混凝土漏浆。拆模后混凝土将出现蜂窝、麻面、露筋等严重质量问题。
2.1.3模板拆模的影响。拆模时间不当,承重模板拆除过早,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梁、板底产生裂缝。根据构件类型的不同,必须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拆除承重模板,非承重的侧模拆除过迟,混凝土会因养护不及时在表面产生裂缝。
2.2钢筋工程引起的质量缺陷 2.2.1钢筋构件的制作、绑扎及焊接的影响。钢筋下料不准确,或制作的各种钢筋尺寸不准确、钢筋不直及弯钩不准确,将造成模板无法就位,或保护层厚度不够引起钢筋锈蚀;绑扎钢筋的扎丝多余部分由于向构件外侧弯折,造成因扎丝外露形成锈斑。另外,钢筋焊接完毕后没有及时清理,焊渣留置在模板上造成梁、板底表面形成锈斑。
2.2.2钢筋材料的影响。钢筋或连接螺纹表面锈蚀、污染严重,污染混凝土。因此必须在制作钢筋构件前除锈和去油污。
2.2.3钢筋保护层质量的影响。清水混凝土本身裸露在周围环境中,没有普通混凝土周围的装饰材料的保护作用。保护层不均匀,或者保护层垫块没有统一布置,以及垫块因强度不够而压碎,将造成保护层的质量得不到保证。当薄弱处混凝土内毛细管水渗透,钢筋锈蚀体积膨胀会使该处混凝土爆裂,带色的锈水挂流就会污染立面。
2.3混凝土工程引起的质量缺陷 2.3.1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。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工作性。当工作性不良时,会使清水混凝土产生沁水、离析和流浆现象,导致清水混凝土表面产生水印、气泡及蜂窝麻面等缺陷。尤其是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将造成混凝土沁水严重。当模板采用的是不透水的钢模板或吸水性能不好的木模板时,将导致混凝土拆模后沁水处和非沁水处外观不一致。
2.3.2混凝土搅拌工艺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会造成混凝土组分不均匀,从而清水混凝土表面产生色差。但是搅拌时间如果过长,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脱角、破碎;不正确的投料顺序同样会造成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充分。
2.3.3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影响。浇筑时如果倾落的自由高度超过2m,会发生混凝土离析,从而导致清水混土表面发生分层、色泽不均匀的现象。因此,当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,应使溜槽或串筒。当混凝土厚度较大,振捣机械的性能达不到影响深度,或者混凝土厚度不是很大,但是配筋密实影响振捣时,如果不进行分层浇筑,就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。清水混凝土拆模后很可能会出现蜂窝、麻面等质量缺陷。浇筑顺序的影响采用分层浇筑工艺时,如果浇筑顺序选择不当,会导致底层混凝土初凝时上层混凝土还没浇筑完毕。 3 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预控措施
一般认为,清水混凝土即混凝土表面不做任何装饰,墙面光滑平整,线条流畅通顺,颜色一致,无蜂窝麻面和明显气泡,模板拼缝痕迹具有规律性。要达到以上要求,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模板、钢筋、混凝土等细部作法上精益求精。
3. 1 模板
模板工程质量是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的首要条件和技术关键,必须保证模板尺寸准确,有足够的刚度,拼缝严密平整,板面平顺清洁,粗糙度满足要求。
3. 1. 1 模板设计
模板设计中,对拉螺栓位置及面板的拼接除满足强度、刚度要求以及对称、均匀、有规律的原则外,还要对清水混凝土墙面效果进行明缝分格、蝉缝分块等分割设计,并绘制分割图。依据墙面的长度、高度、门窗洞口的尺寸和模板的配置高度、配置位置,计算确定面板在模板上的分割线位置;必须保证模板分割线位置在模板安装就位后与建筑立面设计的蝉缝、明缝完全吻合。
3. 1. 2 模板制作与安装
模板拼缝要求严密,拼板前,夹缝打玻璃胶,背部贴双面胶,在柱模阴角处加设通长止水橡胶条,防止因拼缝不严密造成混凝土浆液外溢。 对钉眼问题的处理,板面与木枋的沉头木螺丝连接,若采用正面木螺钉,应沉入板面1mm 左右,上用腻子补平,但混凝土表面仍可见钉头痕迹;若采用背面木螺钉即反钉方法,应保证钉头控制在面板下2 mm 左右,其效果比采用正面木螺钉理想。
3. 2 钢筋
3.2.1钢筋的加工与制作
入模的钢筋要保持清洁,无油污及其它污染;钢筋翻样应制作准确,保护层宜按正误差控制,绑扎时需将绑扎点的扎丝扣按倒,以免翘起在混凝土面上出现锈斑。
3.2.2钢筋控制
(1)专人负责钢筋翻样及钢筋绑扎。钢筋翻样要充分考虑保护层厚度,卡环安放在水平钢筋上;
(2)严格进行钢筋连接、锚固、搭接、绑扎安装和保护层厚度的控制;
(3)关模前检查钢筋、扎丝,以确保无露筋、露丝现象,特别是阴阳角位置,关模后检查钢筋是否碰到模板;
(4)保护层塑料卡环要进行选择试验,试验内容其一是检查颜色是否返青灰色;其二是硬度及材质本身的抗折强度是否满足要求。
3. 3 混凝土
3. 3. 1 原材料控制
1) 选择规模大、信誉好的混凝土搅拌站作为混凝土供应商,并与搅拌站配合,优选出满足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,施工性能良好的配合比。
2) 选定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厂家必须按照优化的配合比,选用同一厂家、同一品种标号的水泥;同一品种、规格的外加剂、掺合料、脱模剂和养护液;选用同一产源、同一品种、同一规格的粗细骨料,以确保执行同一配合比;并且要注意原材料的色泽,使混凝土的色差能保持在可调节范围内。
3. 3. 2 混凝土浇筑控制
(1) 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和现场组织措施,严格执行有关规定;
(2) 根据混凝土浇筑当天的具体条件如气温条件、运输情况、坍落度损失情况等及时微调原配合比,混凝土入模时坍落度要求控制在140~180 mm ,达不到要求,混凝土必须退回;
(3) 加强现场协调力度,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冷缝,罐车进场时间间隔控制在45~60 min内,达不到要求,混凝土必须退回;
(4) 浇筑施工缝时,先前浇筑的混凝土面要剔凿到露出石子(含保护层浮浆) ,钢筋上水泥浆要清除,混凝土结合面要清扫干净;
(5) 墙柱模板就位后,在底部做5 cm 厚1∶2. 5 的水泥砂浆,以确保底部角线顺直,避免出现烂根现象;
(6)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,分层高度不得超过500 mm ,现场以500 mm进行控制,做500 mm间隔的标尺杆,振动棒间距不得大于500 mm。浇筑完第一层500 mm高的高混凝土时,混凝土振动棒应插至先前浇筑的混凝土面,振动间距应减小;
(7) 楼板浇筑时,用水准仪抄平,严格控制顶面标高,以确保板面平整度;
(8) 窗洞口下混凝土浇筑时,从洞口两侧同时下料,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,振捣棒距洞边300 mm以上并从洞口两侧同时振捣,以防止洞口变形。窗洞口下部模板开口,作为出气孔及补充混凝土用;
(9) 混凝土浇至顶面标高时应检查浮浆的深度,并应赶走浮浆,确保浮浆深度< 20 mm。
3. 3. 3 混凝土养护
养护对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十分重要,严禁用草垫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色污染。应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。
3.4 表面缺陷修补
3.4.1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,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、模板的漏浆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气量比较大,其表面局部可能会产生一些小气泡、孔眼、麻面和酥松等缺陷,拆模后应立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砂子,采用同品种、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水泥浆体,修复缺陷部位,待达到一定强度后,用细砂纸将整个墙体表面打磨均匀,并用水冲洗干净。
3.4.2成品保护
(1) 后续工序施工时要注意对清水饰面混凝土的保护,混凝土拆模应先退出对拉螺栓的两端扣件再拆模,拆下的模板应轻拆轻放。拆模时,不得碰撞清水混凝土结构;
(2) 混凝土拆模后立即进行养护,在混凝土交工前,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护,以防混凝土面污染,对于人员可以接触的部位以及楼梯、预留洞口、柱、门边、阳角,拆模后钉薄木条保护。
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,清水混凝土工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。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操作多依赖人工,施工机械化,标准化程度不高。所以清水混凝土施工必须有严格的分工,各个工序的预控,保证清水并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踏步式、跟踪式管理,狠抓全过程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清水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效果。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快速发展。
参考文献
[1]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(DB11/T464-2007)[S]
[2] 杨文旻 谈一评 浅谈清水混凝土[J]《工业建筑》 2009年S1期
[3] 杜庆林 浅议清水混凝土墙面的质量通病治理问题[J]《山西建筑》 2010 第28期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从质量通病谈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
http://www.cscec-ptc.com/news/hangye/257.html